大約在2020年第三季的時候我的車子進行了第二次的翻新,如果有看過之前文章的人,大概就會知道一開始我接手時,這台車的車況跟現在比起來是差非常多的。和一台小有年紀的車相處,要有點愛,而且不知道為什麼?一開始設定就是屬於運動化的車款,往往最後很容易被廢鐵化,而且因為實用性會稍微比較低一點,所以車主的熱情能夠維持多久,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總之,雖然我接手之後已經整理過引擎,不過在2020年的時候引擎開始出現一些嚴重的問題,於是趁著這一次,除了把引擎的部分做一個比較有系統的整理之外,因應著車況勢必變好的結局,在輪胎部分也順便一起升級了,另外這台車也正式成為一台只有我會乘坐的 FUN CAR 換句話說就是要多硬可以改多硬(咦?)
我之前一直很苦惱要不要換更寬的鋁圈,畢竟235的胎寬在現今造車科技這麼發達的年代好像稍微有點小了,不過在換完 R888R 之後我很慶幸並沒有再大張旗鼓的更換更寬的鋁圈,同時也省下了去擔心一些像是會不會干擾之類的問題;因為 TOYO 這條胎在視覺上給人輪胎尺寸非常寬的感覺(視覺上我個人是覺得接近255左右)。
其實街胎的部分雖然我沒有每個品牌都用過,不過至少幾個大廠都有接觸,但若要換到熱熔胎的話那完全就是另外一個世界嘛,畢竟以之前的車況條件,要換TW這麼低的輪胎好像有點浪費,而且因為大部分的情況是車子有問題才會去動到那個部分,還是採取慢慢玩,慢慢修復的方式,所以底盤跟動力其實都沒有到一個水準,自然就沒什麼升級的需求囉!而如今既然引擎又重新整理過,加上底盤也再強化了一些地方,然後平常又只有我在開,所以嘗試一些之前有想過,但卻一直沒有付諸行動的改變,似乎現在就是個好時機了。
胎寬維持我原本尺寸,但視覺效果卻寬很多,主要原因就是接地面積跟胎塊的大小,英文字母 proxes 上方也都是胎塊的範圍,若是街胎的話,那邊應該就是胎壁了,胎塊並沒有向下延伸這麼多,除了視覺上看起來跟街胎有點不一樣之外,因為胎塊向下延伸了,輪胎的支撐性理所當然的就變高囉。胎紋的設計也有影響,胎紋的切割越少也會讓人覺得輪胎比較寬(當然接地面積會更大)。
TW140 以下就被歸類為熱熔胎,輪胎磨開之後隨時隨地都是黏黏的。
3度的低溫下是否使用熱熔胎會有危險呢?再厲害的工具我們總是要瞭解它的特性才有用武之地對吧?很多人對使用熱熔胎會抱持著比較不建議的角度,我覺得好像主要就是基於經濟性、濕地排水、工作溫度...等等這幾項,經濟性的層面我們就不多說了,說穿了所有以性能取向的東西都不太可能和「好的經濟效益」沾上邊,至於低溫的情況和排水性,這兩項則是我還未曾使用過 R888R 的時候也有的疑問。TOYO R888R 官網的工作溫度是介於攝氏71度跟104度之間,我相信這是相對保守的數字,而其實和數字比起來更重要的,是駕駛方式,如果在道路上主要是讓輪胎「平緩而舒適的滑動」的話,那當然不適合,還有如果因為某些原因(例如等人)導致原本達到的工作溫度下降,而再度出發的時候,沒有以適度的提升胎溫為前提下就不合理的操作,當然會有造成危險的疑慮,當初會選擇 R888R 是和 tuner 討論的結果,借助於他人的經驗——已經有不少 GTR 車主安裝這條輪胎在先,像那種動輒500多匹起跳的怪獸,對於輪胎的要求,和動力輸出200多匹的車輛比起來,相對來的嚴苛許多,不過目前為止並沒有什麼災情,北美許多 GTR 的車主在氣溫極低的天候下一樣頗推崇 R888R (因為覺得工作溫度上升快,而且本來就不會有人在0度以下肖呸吧),而原廠的建議是說在零下9度的低溫有可能會造成輪胎的損壞,原因是輪胎中的配方所導致,照這樣看起來,四季如春的台灣似乎只有更適合的理由不是嗎?
這個在山下的溫度約9度,實際進入山區之後氣溫有可能只有7度,雖然一開始我也對達到工作溫度有疑慮,但是最後看起來輪胎狀況並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那麼濕地的部分呢?胎壁的資訊除了 TW100 之外也可以注意一下 R888R 胎壁上 traction 等級為 AA 喔!這代表著在溼地上的制動表現有達到「最佳」等級,雖然此一數據並不能直接代表著操控性而比較像是一種參考指標,不過實際使用後我也覺得就算比不上ps4s這種街胎,但在你充分理解熱熔胎的使用方式,以及正確的駕駛觀念之下,仍然很足夠了。
在濕地的表現讓我覺得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不堪一擊,而且現在很多熱熔胎都在強調自己處理濕地的能力了。
超淺的胎紋就代表著胎塊的支撐性能夠承受比較極端的摧殘。
不對稱的胎紋:胎紋設計和抓地力及排水性能有關,每一個廠牌都有自己如此設計的學問。超級大的接地面積:同樣尺寸的胎相比,R888R 就是感覺比較寬。(其他品牌熱熔胎我不確定,僅跟之前用過的街胎比較)
胎塊大、胎壁硬,已經看不出以往街胎很容易就會出現的折胎現象,輪胎衰竭就更不用說了,在一般道路上要讓這種胎衰竭難度大概非常高。
胎壁上標示GG就是所謂的獨門配方:GG Track compound 能快速達到工作胎溫。
另外由於完全是性能取向的輪胎,所以胎噪聲非常大。
可以看得出來即便是胎塊最薄弱的地方仍然沒有變形。
官網上相較 R8888 之間的差異
官網上 R888R 的優勢與特性:強調快速達到工作溫度、排水能力以及操控性。
由於輪胎跟車輛性能都提升了,目前駕駛習慣也還在重新調整,至於這條胎能夠撐多久了?我想下次換胎的時候就可以揭曉了。
*以上文章為個人使用心得 不適用於所有人*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