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縱走(羅葉尾山➙馬武佐野郡山)是一條熱門的中級山縱走路線,沿途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的林相與地形,天氣好的時候包含雪山山脈、中央尖山、南湖大山等中央山脈諸峰以及知名的武陵四秀都清楚可見。
這一次的中級山縱走除了本身路線的難度(約10km)之外,另外一點就是從臺北過來路程實在蠻遠的,我們早上5點出發等到達登山口—思源啞口廢棄派出所的時候已經 8:30 了。
進入登山口,沿途的布條以及路徑都算明顯,只有在通往羅馬神木途中的箭竹林有稍微迷失方向,不過靠著gps馬上就修正回來。羅馬縱走沿途最多的景觀就是芒草以及箭竹林,而且都是既茂密又高聳的情況,有gps在手讓人安心許多。
一開始前往羅葉尾山的路線就得要陡上約700公尺,這一段真累人,也是整趟最花體力的地方,這一天天氣不錯,走走停停之間可以看到遠處的南湖大山。
羅馬縱走是目前為止我們爬過比較具挑戰的中級山(路程、時間),從入口到羅葉尾山頂竟然就花了我們3小時,並不如想像中的快速,尤其是登頂前最後100公尺是整趟最累的一段,雖然之後不斷遇到的箭竹芒草狂打臉路段也同樣讓人很不開心,不過至少還是下坡比較不累。
沿著漫長的防火巷往上爬,我們是這一天最後一組出發的人。
一路走來的防火巷以及蜿蜒的蘭陽溪。
快到羅葉尾山頂前有一處鋪滿松針的小空地很舒服蠻適合休息的,其實再往上走幾步路之後就是山頂了,不過山頂的展望不好而且光禿禿的很熱,以全段縱走的最高點來說其實讓人有點失望,整段展望最好的部分其實是在後面的馬武佐野郡山,我們登頂之後也只是象徵性的拍張照就繼續朝羅馬神木前進。
登頂前舒適的小空地,不過因為遮蔽的關係視野比山下差。
羅葉尾山是縱走的最高點,之後的路徑基本上都是以下坡為主,過了馬武佐野郡山之後更是非常陡的一大段下坡。
穿過箭竹林與芒草海的持續下坡之後就會到達有著許多巨大樹木的樹林,有點像是走進了巨木家族的聚落,最後面等著我們的是羅馬神木。
造型非常奇異的巨木。
羅馬神木真的超級大。
真的很可惜因為比較晚出發,我們到達羅馬神木的時候已經沒有陽光了。神木樹根盤根錯節非常奇特,有些部分已經大到不可思議了,我們在這一區待了一陣子,不知道年紀這麼大的神木看我們是不是像看小嬰兒一樣?
雖然是在比較陰暗的樹林裡不過神木的樹幹卻非常乾淨而且看起來也很乾燥,不知道是什麼樹種?
離開神木之後沒多久就會走到「馬武佐野群山」,不過這邊什麼都沒有只有張牌子,此時離馬武佐野郡山還有一段距離。
脫離樹林區之後就是馬武佐野郡山囉,有著非常開闊且漂亮的風景。
運氣不錯,雖然晚了一點雲霧已經呈現非常澎湃的情況但是還沒有到遮天蔽日。
個人認為整個羅馬縱走之中最美的就是最後這一段,除了有不錯的展望之外還可以遙望武陵四秀跟雪山山脈,知名景點武陵農場也清晰可見,甚至可以聽到農場廣播;另外一個方向則是看南湖大山,下午陽光照在芒草上是一片金黃色的大地,和前面兩段行走在樹林間、箭竹林的景觀完全不同,最後需要陡下接回台7甲線,陡下的那段路程完全讓人很開心不是從這裡起登。
此時南湖大山已經被雲霧蓋住了。
武陵農場。
準備離開美麗的馬武佐野郡山,走完這一段芒草海就進入陡峭的樹林區,陡下約500多公尺的路程之後會回到大甲溪邊。
回頭看剛才的白木林已經在很遠的地方,如果這時候發現有東西忘了拿就糗了。
羅馬縱走的終點是馬鰣橋,距離我們停車的起登點約5km,沒有包車的話所以只能沿途攔車看看有沒有好心人願意讓我們搭便車,最後感謝白色 Lexus 的駕駛讓我們省去5公里路程,可以提早回去照顧老米。
怎麼去?
羅馬縱走開車路線台北出發:國道五號宜蘭出口下交流道→宜18-2鄉道→北橫公路台七線→台七甲線→思源埡口舊派出所(台七甲線45.6K處)→右轉進入派出所前空地可停車→停車場後方鐵柵欄左轉→過羅葉尾溪後右轉往上游前進即為登山口。
回程(無包車):馬鰣橋攔車往回比較適合,國光號武陵農場的班次基本上是搭不到的。
我的最新資訊:
2分鐘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