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娘說這是一組悲傷的照片,的確,這真的是一個讓人有點悲傷的地方......
早上忙完,下午閒來無事,我和老闆娘決定挑一個地方去走走,地圖上的秀巒看起來是個原始之地,我這個人又對原始的風景最沒有抵抗力,至於老闆娘......反正那張carbon的副駕駛座就跟她的床一樣,一上車不管開到哪邊都很好睡,再說我也不認為她知道位於「上帝的部落」中途的秀巒有多遙遠,於是我們便出發了。
前往秀巒軍艦岩途中經過的不知名路段,一段水泥鋪的產業道路,是在宇老觀景台之前,但我認為景觀比宇老觀景台好得多。最遠方的就是海了。
宇老觀景台,觀景台髒髒的,景色也屬於普通而已。
過了宇老觀景台之後的下坡路段沒多久,我們就到達了剛剛還在地圖上的秀巒軍艦岩。比起旁邊的吊橋,路邊的100元/次停車場更引起了我的注意,秀巒這個地方不知道是不是假日的時候會很多人?但現在的景象是讓人覺得有點荒涼跟殘破,河道在軍艦岩之前是一分為二的,其中一條叫做白石溪的河道正在整治,一旁的山坡地也坍方得很嚴重,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河水被弄的很髒,另一條往司馬庫斯方向的泰崗溪則是乾淨的,但水流有點兇猛;我不會跟你說這邊有多好玩又多漂亮(因為這邊什麼都沒有,步道裏的蚊子卻很多),不過如果你不在乎好幾個小時的車程,原始的環境真的是讓人覺得遠離塵囂呀!
老吊橋一座,名字已經不重要,這邊的樹長得真漂亮。
我認為這邊的樹木是特別的,尤其是對於他們很有主見這件事;該佔據的地方他們絕對不會讓位,於是老吊橋漸漸被包圍了,從橋的這端望向另一端會不會開始有點令人畏懼的感覺?樹木巨大的量體幾乎佔據了視覺範圍的一切,這些好像都只是在提醒我們的存在是很渺小的一部分。
另外一座比較新的吊橋,就在軍艦岩的旁邊,從樹林裡冒出來的船首配合著底下的溪水,軍艦岩的由來看起來還真有那麼一回事!
過吊橋後是一條無人的步道,看起來已經荒廢一陣子了
兩側高過天際的竹林將下午的陽光遮去一大半,陰森感不重,倒是翠綠的美感多一些。
秀巒吊橋之後的步道已經半荒廢了,原始魔力卻依舊,雖然一開始覺得可惜,不過在見識過了髒亂的宇老觀景台後我不禁想著或許這邊就這樣荒廢了也不錯,順著無人步道往上走,最終我們還是被數棵傾倒的樹木給拒絕,我猜這就是自然環境拒絕人類文明進入的一種方式吧?而兩者之間的失衡令我感到第一次悲傷。
被傾倒的樹木阻斷,最終無法一探步道終點。
少了遊客,平日的時候兩旁賣小吃的商店也顯得冷清許多。
雖然一路都是好天氣但下山途中竟然遇到坍方,巨大的落石跟樹木更直接把公路給封了。
落石前的第一輛車是準備載番茄下山的大卡車,後方好幾台車則是準備下山的原住民跟逛完景點要下山的遊客,當遊客們待在車上觀望的時候,原住民想了個奇招—用第一台大卡車拖走這些擋路的巨石跟樹木,殘餘的土石跟樹枝仍需要人力來清除,不難想像這些工作還是交給穿著破爛t-shirt、滿是泥巴的工作長褲又渾身汗味的原住民來處理,當然坐在進口轎車或休旅車裡的遊客可以做的事情也不少,玩玩手機、下車散散步、再不然的話還可以抱怨個兩句順便開個直播,這當下真的是一個蠻超現實的時刻。
原住民合力把最大的石塊綁起來準備用大卡車拖走。
另一邊的3.5噸也開始將一些比較粗的樹幹拖走
其實這是有危險性的,如果繩子突然斷裂有可能會打到人。
最大的石塊終於清空!接下來處理一些擋路的樹枝。
當土石終於清理完畢,所有的原住民似乎覺得很開心,畢竟大家也算同心協力把危機排除了,卻沒有一個平地上來的遊客跟他們說聲謝謝或致意,通車後大家魚貫穿過剛才還被落石阻斷的地方,沒有回頭。看著不久前還擋在路中間的那顆巨石在後照鏡中越變越小,我不禁又想著,我們把這邊當成一個景點並且擁有了一段旅程,而我們帶來了什麼?又帶走了什麼?我們是誰?我們又為何有這樣的權利?這是我的第二次悲傷。
卡車清落石